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 >

世界地球日“碳”为观止③|科技治气“再升级”让污染源无处可“藏”

2022-04-24 22:44:37 来源:潇湘晨报

2021年成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4天,同比增加23天,增加数位列全市第一。在这场蓝天保卫战成绩单的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近日,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成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寻找答案。

盲点问题:

“固定+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物联网技术

网格空气质量推算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在成华区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坚中心Alpha MAPS智能化大气监测管治系统操作办公室,只见高清LED屏幕上显示着上百个监控点传回的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一旦系统发现区域内的大气污染物超标,就会立即对污染地进行精准锁定,闭环监管。”该监控平台技术人员毛冬梅说。

日前,成华区生态环境局引入Alpha MAPS智能化大气监测管治系统,该系统以城市多源大数据为基础、人工智能核心算法为驱动、政府管治需求和案例为引导,通过新型创新技术,一站式完成大气监测和问题分析,实现科技治气。据了解,自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共发现大气污染事件247件,均已解决。

大屏幕上展示着PM2.5分布动态热力视频等二维及三维图像,成华空气污染指数变化一目了然。作为智能化生态大脑,该系统结合成华区目前已建有的国控、省控、市控、区控和微站共136个大气监测站的数据,通过“以算代测”“以智代工”“自主学习”的新型创新技术,第一时间发现并分析大气污染问题,解决目前国内大气监测管治领域硬件投入高且不可持续、过度依赖人工排查分析等问题。

如何解决传统大气监控系统的盲点问题?在监测大屏幕上,记者看到许多固定的亮光点与不断移动的汽车形亮光点,据介绍,这些亮光点分别代表分布在成华区各地的大气监测站与安装在出租车与公交车上的大气监测设备。

通过这些监测数据,Alpha MAPS智能化大气监测管治系统利用“固定+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物联网技术,通过“以算代测”的方法,以核心算法驱动的方式对大气环境进行无盲点、全天候环境感知和推算,网格空气质量推算准确率超过80%(国内同类型产品仅为50%—60%),但对标国内大气环境监测项目,硬件投入仅需同类型产品的40%—60%。

精准定位问题:

基于污染源大数据系统和人工智能算法

改变“人海战术”和“人盯源”的线下调度模式

近日,成华区蜀龙路成都蓝兹瓷砖附近一工地,土方施工未湿法作业,未配置雾炮机降尘,Alpha MAPS智能化大气监测管治系统当即发现运渣车的“停驻点”,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确认其为红色高危污染点位。

随后,成华区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坚中心的工作人员叶涛立即进行了事件任务派发,收到任务的执法人员前往现场取证,并对该污染源采取立行整改的处罚措施。

“原来的监测系统我们只能够知道污染源大概在哪一区域,然后再通过大范围的排查才能找到准确的污染点。”叶涛回忆。

Alpha MAPS智能化大气监测管治系统为何能如此快速精准地找到污染源?毛冬梅向记者解释,该系统的“以智代工”技术能够基于污染源大数据系统和人工智能算法,实时进行污染事件、污染成因、污染行业、疑似污染源的智能化判定,避免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面对大量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判断的问题,不仅降低了人工排查力度,为工作人员省时省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改变“人海战术”和“人盯源”的线下调度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学习”功能也是系统精准定位污染源的关键所在。其所独有的“生态大脑”闭环学习机制,能够针对线下反馈情况或新增数据源的接入进行自动闭环学习,阶段性提升研判准确率。同时,“生态大脑”也可针对管理的目标、强度、精度、优先级等规则进行灵活适配,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最优的管控效果。

据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还将对Alpha MAPS智能化大气监测管治系统进行优化完善,不断添加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协同各部门及科技公司逐步实现生态环境治理智能化,以精准管控、精准预判、精准溯源、精准发力、精准布点开创大气污染防治“五新”局面,努力提升市民的生态环境幸福感获得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升涛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王鹃

标签: 大气监测 大气污染 空气质量 生态环境 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