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 >

10年前登记人体器官捐献如今让两个人重获光明

2022-04-06 06:19:58 来源:潇湘晨报

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及相关资料,陈爱飞保管得很好。记者陈烨摄

“老汪,你的角膜已经成功捐献给了两个人。”昨天上午,在北仑柴桥生态墓园,陈爱飞将这个消息带给了不久前离世的老伴汪赛年。

相伴几十年的爱人走了,难免悲恸,可陈爱飞又为丈夫感到骄傲。10年前,他们在一片质疑声中做出的决定,并没有错。

10年前,他们先后完成人体器官捐献登记

陈爱飞住在北仑霞浦街道凤凰社区,她和老伴汪赛年不仅热心肠,还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前卫”。

在陈爱飞家里,记者看到了两份《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这可是家中的宝贝,一直被好好收藏在资料袋里。10年了,再次展开,崭新如初。

2013年上半年,年过50岁的陈爱飞与汪赛年陆续完成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自愿勾选了所有器官,并在“其他”一栏填写了“角膜”。

在当时,这样的举动令很多人错愕。要知道,2010年国家才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直至2012年底,全省自愿登记的捐献者也不过1400多人。

“那时候为说服儿子,就花了好长时间呢。”陈爱飞说,2010年她从新闻中获知省内启动这项工作,就萌生了这个想法。“但跟周围人说起,大家都反对,我那时也就不提了。”

念头一旦“种”下,就无法阻挡。2012年底,陈爱飞找到社区,请社工帮忙对接了红十字会。在她的带动下,汪赛年也毫不犹豫地在志愿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当同龄人甚至很多年轻人都还未完全了解器官捐献这项志愿服务时,陈爱飞怎么就能冲破传统观念的枷锁?“我和老头子都觉得,如果走了,还能帮助其他人,是不是更有意义?”像是反问,更像是肯定的回答。

完成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后,在北仑区红十字会组织下,夫妇俩多次参加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者的缅怀祭奠活动。每次结束后,心里的答案会变得更坚定。

今年2月24日,汪赛年病逝。弥留之际,陈爱飞守在他床前,轻轻地问:“老汪,你以前登记过的器官捐献,现在还同意捐吗?不管怎么样,我都尊重你。”汪赛年听罢,费力地点点头。

“有人说我样样都好,就两件事做得不好。一是老头子走后不体面,二是没有把他的墓做得气派些。”对于这些声音,陈爱飞一笑了之。因为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也是老汪想做的。

每月生活费几百元,一次捐款就是上千元

人活着,就好好活,把钱用到更有用处的地方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这是陈爱飞常挂在嘴边的话。

她希望有更多人加入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的队伍。“我有时候会当宣传员,去跟人家讲做这件事的好处。不过,要破除传统观念,难度还是蛮大的。”

更多时候,她是自己埋头干。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只是她从事的志愿服务中的一项。2005-2008年,北仑成为中国女排主场,当时,为服务赛事,北仑方面广泛发动市民参与到专项志愿服务行动中来。陈爱飞报名成为一名拉拉队员,同时服务赛事周边秩序。

好事做着做着就停不下来。后来,陈爱飞索性扎根在社区,成了一名骨干志愿者,大小活动中常能看到她的身影。文明创城时,她拎着长钳,在绿化带里捡拾垃圾;疫情防控时,她提着喇叭,走街串巷宣传防疫……

陈爱飞的热情同样感染着汪赛年,虽然他没那么多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尤其是最后两年还被病魔折磨,但始终支持老伴的所有决定和举动。

这些年里,两人习惯过简朴的日子,省吃俭用,买菜都要“斤斤计较”,一个月花销不过几百元。但2020年年初的疫情,以及今年1月北仑疫情中,他们两次捐款,每次都是上千元。

“我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反正帮助别人的时候,心里很舒服。”今年清明节期间,陈爱飞又给自己安排了一天志愿服务。

丈夫已经离开,生活还得继续。陈爱飞说,接下来还是会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尽一点微薄的力量。

记者陈烨 通讯员支倩君陈峥

171964650@qq.com

标签: 人体器官 红十字会 霞浦街道 毫不犹豫 走街串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