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 >

聚集交叉感染事件频发,新冠空间防疫应该由消毒机器人来执行

2022-03-25 18:15:10 来源:壹点网

进入3月份以来,新冠疫情以“倒春寒”的方式迅速波及全国28个省份,呈散点爆发态势,官方数据显示疫情感染者已超过3万例,参考官方流调数据;本土疫情为境外输出引发,多地疫情存在多源多链式传播,其中,聚集性交叉感染事件屡屡发生,使得溯源和防控工作难上加难。

图:新闻报道参考截图

中新网长沙3月22日报道:湖南长沙一确诊病例因没戴口罩距离0.5米被感染。北京日报网3月17日报道:北京一烤鸭店发生聚集性交叉感染事件以致8人确诊。光明网3月16日报道:北京某高校发生新冠聚集性交叉感染有15人确诊。腾讯新闻3月17日报道称:吉林和长春两地疫情确诊病例中;社区型、单位型、学校型、农村型等聚集交叉感染特性较为显著...

图:奥密克戎BA.2亚型毒株参考

世卫组织专家表示;在中国流行的主要是奥密克戎BA.2亚型毒株,据研究显示;BA.1的传播速度比德尔塔毒株就快了77%,BA.2的传播速度比BA.1还快66%,这种传播速度令先前的毒株都望尘莫及。感染该毒株多以轻症和无症状为主,这导致病毒输入来源更加隐匿,传播方式更加多样,给我们的防疫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图:坚持动态清零宣传画

众所周知 “人”、“物”、“空间”三者同防是我们在抗疫中,总结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疫方案,“人”是防控的首道防线,戴好口罩、做好核酸、打好疫苗是防疫基础三件套。而对“物”与“空间”的防控是能否遏制疫情传播蔓延的关键,关系到防疫大局的成败。常规的人工防疫消毒,已经不能满足散点式疫情防疫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到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执行防疫消毒,其本身就是空气环境里潜在的新冠病毒新宿主,成为病毒携带者、感染者,传染更多人。这类事件在这几年的防疫过程中屡见不鲜,人工消毒,很难对物表和空间环境做到无死角的覆盖,容易留下较大的防疫隐患,人工消毒很难保障在特定时间对特定场景进行防疫消毒,且耗时、耗力、耗人工。

图:消毒机器人在冬奥赛场工作

我们注意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场馆防疫中所使用的消毒机器人,需要普及赋能到常态化防疫防控中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北京冬奥会的闭环式防疫赞不绝口,称“北京冬奥会的闭环内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冬奥闭环内没有发生传播感染。消毒机器人在防疫过程中,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图:手机APP操作消毒机器人

人工智能操作

消毒机器人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对消毒场景的空间构图,设定每天的消杀频次,消毒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完全解放了人工,在手机APP中设定好消杀频次,消毒机器人就可以每天定时、定点的对空间环境进行防疫消毒,设备低电量自动回充。便捷性极强,因无需人工参与,彻底阻断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链,避免了防疫人员的交叉感染。

消毒性能强劲

北京冬奥会的媒体报道消显示,消毒机器人一小时内,就能对近千平的冬奥场馆进行防疫消杀,在消杀需求较高的冬奥村内,消毒机器人可实现500m³/h的消杀专业级消杀目标,一次续航充电可连续工作3-5个小时,工作能力相当于3名熟练的消毒工人。

消杀效果彻底

消毒机器人适配二氧化氯、次氯酸、过氧化氢(浓度<8%)等消毒制剂,能向空气中喷出粒径值低于10μm的消毒液颗粒,这些消毒液小颗粒在室内密闭环境下具有非常高的弥散性,不仅实现对场景空间的无死角覆盖,参考微小颗粒的布朗运动定律:在室内温度相对恒定的情况下,微米级的颗粒在空气中沉降的时间相对较长,增加了消毒剂颗粒与空气中新冠等病毒接触的时间,因此命中率更高。在冬奥会场景里;消毒机器人参与防疫保障区域,新冠病毒0感染,冬奥村研究人员现场实测;消毒过后,空气自然菌消亡率超过90%,达到《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消毒效果,消毒更彻底。

图:布科思机器人在冬奥场馆

据悉,参与到北京冬奥的防疫消毒机器人主要有布科思科技等厂商提供,整个冬奥会期间,包括 CCTV、人民网、新华社、社交网络等主要媒体,对赋能“科技冬奥”的布科思消毒机器人给予了高度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布科思科技是以智能移动机器人为核心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冠爆发以来,布科思科技聚焦深耕人工智能在空气消杀领域的技术应用。消毒机器人因疫情而生,为空间环境的防疫消杀量身定制,“科技冬奥”的先进成果只有普及到大众生活才能发挥巨大价值。坚持动态清零,做好防疫消毒,阻断疫情传播链,让频频发生的交叉感染事件不再发生,请把新冠防疫消毒的任务交给消毒机器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