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 >

热议:其乐“陶陶”话“老湖”

2023-01-15 07:05:47 来源:潇湘晨报

来源:经济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Tata是匈牙利一个恬静的水城,距首都布达佩斯60公里,人口刚刚超过2万人。按照匈牙利语发音,这个闲适而安宁的小城音译为“陶陶”。“城”如其名,很有些“一醉一陶然”的味道。

陶陶临湖,而且是先有湖后得城。湖名曰“老”,在匈语里,既指其历史悠久,也有宏阔之意。毕竟,250多公顷的体量在当地的确称得上大湖了。

匈牙利人对老湖和陶陶情有独钟。据说,15世纪匈牙利马蒂亚斯国王就很偏爱陶陶,几乎每年都去,尤其喜欢住在湖边那幢建造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夏宫城堡中。对于热爱大自然的普通人来说,老湖更是一定要去的地方,围着老湖走上一走,一定能感受到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水之幽、湖之美。

陶陶被称为活水之城、大雁之城。从这几个别名就知道,陶陶最有特色且有别于其他匈牙利风光小镇的地方在于它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据考证,很久很久以前,陶陶就因泉水滋养形成了沼泽地貌。后来,大量泉水向最低处汇聚并扩展成湖,加上一条名为阿尔塔的小河从东南注入,进一步丰富了湖泊的水量,由此形成了老湖。

由于水量丰沛,加上地形原因,陶陶一度频受水患。早在罗马帝国时期,老湖就建有拦水坝和水闸,既可充当湖边城堡的“护城河”,承担防御功能,又可调节湖泊水位,服务百姓生活。后来,当地又陆续建起了5座水闸。2010年,老湖水位一度达到历史最高,比附近其他湖的平均水位高出了1米。如今,这些水闸连同已然残破的城堡一起,共同成为老湖一景。

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左右,老湖还有另一个重要功能——养鱼。渔民们会把从多瑙河里捕的鱼养在这里。匈牙利历史最悠久的鱼塘就在这里存在了200多年。

如同很多城市湖泊一样,进入工业化时代后,老湖“衰老”了。最严重的一起事件发生在1961年。当时,附近一座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直接导致与老湖相通的地下岩溶水系统改道。老湖也因为失去了泉水这一重要水源补充,一度接近干涸。鸟不来了、湖臭了、鱼没了,这就是当年老湖迟暮的悲凉写照。

湖泊治理是一项费时费力且耗资巨大的工程,而且治理工作必然会牵涉到工厂搬迁、治理排污、拆除私搭乱建等工作,给附近居民带来生活不便。所以,陶陶最初决定拯救老湖的时候,压力还是不小的。

好在,当地政府的决心足够坚定。1977年,老湖被列为匈牙利县级重点自然保护区;1979年,陶陶加入国际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2006年,当地开始着手清理湖泊及其周边地区,湖中被人工肥料污染的约100万立方米的淤泥得以清除,同时疏浚河道,使河流和湖泊恢复自净化功能。

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老湖恢复了青春。2018年,陶陶成为首批经认证的18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

如今的老湖已经是人工湖了。春天的时候,湖水充盈,碧波荡漾;到了秋天,水闸会排出部分湖水,显露出大面积的湿地和滩涂。这时候的老湖就变成了秋冬季候鸟理想的栖息地。来自寒冷的斯堪的纳维亚和西伯利亚北部地区的十几个种属的大雁,都会选择来这里过冬。最早的一批大雁会在9月底或10月初抵达,更多种群会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陆续到来。观测记录显示,2011年大雁聚集数量达到近5万只的峰值,现在每年也会有2万只左右来此过冬。

相较其他鸟类,大雁更为“害羞”,一般只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落脚。能选择这个被城市环抱的老湖作为栖息地,可见老湖的生态保护是多么成功。

每年上万只大雁、天鹅以及其他鸟类来到老湖,时而翱翔在蓝天碧水之间,时而漫步于萋萋芦苇丛中,更有雁鸣啾啾,翩跹起舞。这一盛景如磁石般吸引了大批自然爱好者和专业观鸟群体,陶陶也因此获得了“大雁之城”的美誉。

自2001年起,这里每年都在大雁集中到来的时节举办“大雁节”。最近一次的举办日期为2022年11月19日至12月18日,期间有年度鸟类摄影、周末专业讲解、网络实时动态观鸟、传统驯鹰表演等活动。

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老湖的湿地管理以及鸟类保护“哲学”并不是在人和环境、动物之间架设拦网,生硬地将人与自然隔离开来。恰恰相反,和谐共生才是他们的选择。岸边,一条7.5千米长的沿湖沥青和碎石路,每天都吸引着许多跑步和骑行爱好者。夏季,游船泛于湖上,皮划艇运动员在湖中训练,帆船爱好者也会聚集到这里。湖中依旧养着鱼,秋季还有钓鱼节。冬季,紧邻城市边缘的一侧还会划出一个专门的区域用于滑冰。

如此老湖,其乐陶陶。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翟朝辉)

标签: 经济日报 西伯利亚 鸟类摄影 自然保护区 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