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 >

白酒企业销售出现分化 最大市值公司依然供不应求

2022-06-06 09:25:34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表3:C公司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自公司财报

可以看到表3在2022年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0.26亿元,同比增长23.82%。

按照销售计算方法(即营业收入+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增量,预收账款增量为期末预收账款余额-期初预收账款余额),排除预收账款平滑因素,2022年1季度公司C实现销售69.96亿元,同比2021年的78.48亿元是下降10%。还能明显看到近几年的一季度公司C的真实销售情况都是在一直下降。而2016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一直在170~200亿元徘徊。

有酒企业战略激进

应收票据大幅质押融资变相放杠杆

再以酒企D为例,资产负债表没有应收票据,但含有大量应收款项融资,应收款项融资系资产负债表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全部是银行承兑汇票,没什么信用风险。这里涉及到一个会计准则变更问题。大量应收款项融资说明销售政策宽松或照顾经销商。

流动资产中基于主营业务运营的应收,一共分有三个科目,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根据公司对这些应收项的规划,来进行分类放入不同科目,具体分类原则如下:

1. 准备持有到期,放入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

2.不准备持有到期,分两种情况:

情况一,票据转让后还有连带责任的,继续放入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

情况二,票据转让后不带连带责任的,放入应收款项融资;也就是说,应收款项融资是承兑信用特别高的票据和应收款。

图2: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具体分类

分别采用下面进行两种方法营业收入的测算,以扣除预收的影响。

方法一是销售收现+应收票据(含应收款项融资)增量+应收账款增量,由于应收账款非常小,在此忽略,应收票据增量是期末应收票据余额-期初应收票据余额

方法二是采用营业收入+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增量,预收账款增量为期末预收账款余额-期初预收账款余额

表4:营业收入测算情况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自公司财报

通过方法一计算的2021年营业收入241亿同比2020年营业收入180亿是增加34%左右。方法二计算的2021年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2020年161亿元是增加39%。2021年报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42亿元,同比增长23.96%。说明2021年营收确实是同比增长的,部分预收账款没有确认为销售。同样计算一下酒企D一季度的销售情况如下:

表5:D公司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自公司财报

通过方法一计算的2022年1季度酒企D的营业收入是53.82亿,同比2021年1季度的68.8亿,减少21.8%。通过方法2计算的2022年1季度酒企D的营业收入是45.65亿,2021年一季度的50.17亿,减少10%。而2022年1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15%。综上比较,可以看出2022年1季度更真实的销售情况可能是同比减少的,报表上的营收增加是2020年的预收账款2022年1季度确认。

以酒企E来看,2022年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62%,同样,按照方法二计算酒企E的分季度销售情况如下:

表6:E公司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自公司财报

排除合同负债(预收账款)的因素,明显看到酒企E的2022年真实销售不像营业收入表现的很好,同比略微下滑1.68%,这说明在生产厂家到经销商(渠道这一层)的销售,酒企E是优于前面几家酒企,这得益于酒企E的非常激进的全国化战略,为什么说激进呢?从财务报表中的应收款项融资说起,其应收款项融资的应收票据全是银行承兑汇票,但是大部分做了质押融资扶持经销商。从销售上看这个比酒企D相对激进一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 白酒企业销售 白酒供不应求 白酒真实销售情况 低端酒跑不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