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 >

这里长眠的700多位航天英烈,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岁

2022-04-06 13:23:43 来源:潇湘晨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深处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组建最早的综合性航天发射场。在距离发射场东北方向7公里处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里,长眠着包括聂荣臻元帅、13位共和国将军在内的700多位航天英烈。

4月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科技工作者、试验队人员和东风中小学师生代表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祭扫活动,缅怀先烈。

感受到老东风人的力量

“这一刻,我感到我与爷爷离得那么近,我感受到了他的力量。”1999年出生的科技人员田玉申说。

他的爷爷田国民,1959年12月来到东风,是中国航天起步之初第一代特燃人。直到2001年退休,田国民都一直工作在制氧第一线,参与中心每一次发射任务的燃料保障工作。2019年,79岁的田国民因病去世,长眠于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在东风烈士陵园里,还有许多像田国民一样的老东风,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豪迈誓言。

中心测发部门非标设备岗位助理工程师姚红宇在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下驻足许久,眼睛有些湿润,他所在岗位前辈周熙生前的英雄事迹在他脑海中闪现。

为了攻克技术难题,周熙经常加班熬夜,靠着一杯水半杯茶叶的苦茶水来提神。

15年期间,周熙先后排除各类故障问题20多个,参加了检修检测技术、润滑技术等10余项课题研究。他还全程参与载人航天发射场初期建设和4艘无人飞船、3艘载人飞船以及10余次卫星发射任务。

2009年9月21日上午9时,由于积劳成疾,周熙在兰州肿瘤医院病逝,年仅38岁。

周熙同志短暂的一生,是为国家航天事业奋斗的一生。“我们要将传承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姚红宇说。

全力保证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生命安全

王万明是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守墓人,他在这里已工作十一年。

“每一个墓碑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回忆起来,王万明思绪万千。

他记得李再林,在搜索导弹残骸任务中,因沙漠高温和极度缺水,最终倒在茫茫大漠里,李再林的头还向着导弹的落点。牺牲时年仅21岁。

还有王来。再一次卸运液氧过程中,自身突然起火,为保护战友和特种燃料车的安全,不顾自身燃烧的火焰,凭着最后一口气,义无反顾地远离特种燃料车,直到最后倒在戈壁上。

“我为他们扫扫墓,擦擦碑,感到很光荣,很自豪。”王万明说,这里长眠着700多位航天英烈,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

“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今天,这句极具革命斗争精神的誓言早已融进每一个东风人的血液里。

“先烈们,神舟十三号飞船即将返回地球,我们全体搜救队员将始终牢记使命,以奋斗担使命的责任,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搜救队员褚威坚定地说道。

烈士墓前,鲜艳的红领巾熠熠夺目。东风小学学生石长润说:“我要学习先烈事迹,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潇湘晨报记者李琼皓 通讯员张艳 吴雨阳 江佳丽 袁文博 综合我们的太空报道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标签: 革命烈士陵园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生命安全 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