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市 >

好消息!北京将启动新一轮医改 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取消

2019-06-11 14:02:51 来源:新京报

继2017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北京医疗机构在补偿机制、部分医疗服务费用方面迎来大变化,本周,近3700家医疗机构又将迎来新一轮医改。6月15日以后,患者能够期待医用耗材、部分检验项目价格降低,同时,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将有所提升。按照测算,改革后北京市医疗费用总量基本平衡。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医改后,医疗机构旧有补偿机制将打破,有利于推动合理使用化验和医用耗材,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

新京报讯 新一轮医改即将启动。2018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有关要求,结合北京实际,制定发布了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政策。

医用耗材迎降价 将按采购进价收费

记者昨日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将于6月15日零时正式实施。

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五个一”,即“一降低、一提升、一取消、一采购、一改善”。“一降低”,是指降低仪器设备开展的检验项目价格;“一提升”,是指提升中医、病理、精神、康复、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一取消”,是指取消医疗机构医用耗材5%或10%的加成政策,按医用耗材采购进价收费;“一采购”,是指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一改善”,是指改善医疗服务,加强综合监管。

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了解到,本次医改的改革范围是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和军队在京医疗机构。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自愿申请参加。据统计,北京有近3700所医疗机构参与改革。

25种国家集中采购药品平均降价52%

虽然此次医改从15日正式启动,不过在此之前,卫生部门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北京市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的已有探索以及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的政策,为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规范调整医疗服务“腾挪”出了空间。目前,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已完成人工关节、心内血管支架等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5.5%,一年可为北京市节约医用耗材费用约5亿元。

此外,自3月23日起,北京市已正式执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政策,25种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52%,预计全年节省药品费用约1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验项目价格方面,此次改革将取消进口与国产试剂、不同检验方法之间的价格差异,引导医疗机构选用适宜试剂和检验方法,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 焦点

医疗机构将直接按医用耗材进价收费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本次改革决定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医疗机构将不再收取任何医用耗材的加成费用。

此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医改办曾对取消耗材加成进行了解读。据了解,目前,医疗机构对患者实行耗材进价加差率收费,耗材进价500元以上的加成5%收费,500元以下的加成10%收费。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后,医疗机构将不再收取5%和10%的加成费用,直接按采购进价收费,患者在医用耗材上的花费将会减少。

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在北京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不含军队所属医疗机构)范围内,组织实施心内血管支架类、人工关节类等六类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按照国家要求开展部分药品联合带量采购。逐步扩大联合采购的医用耗材范围和规模,稳步落实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通过联合采购和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价格,减轻患者负担。

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行业监管。制定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行动计划,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综合监管,完善绩效评价,配套医保报销政策和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提升百姓看病就医获得感。

解读1

价格调整后医保如何报销?

“调价项目能报尽报”

北京市医保局党组书记于学强介绍,在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方面,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降低资源消耗性项目价格,提高脑力体力投入较大的项目价格。此次改革对6类项目进行了规范调整,以更好地反映成本变化和技术进步,并有序规范服务项目的内涵。

针对此次规范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按照能报尽报的原则,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支付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为进一步减轻患者个人负担,将配套调整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封顶线,分别由30万元、20万元提高至50万元、25万元,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对于在此前已超过住院封顶线的参保人员,将由医保信息系统按新政策计算医保应补报金额,6月30日前直接打入参保人员的银行账户,无需百姓自行申报。

解读2

困难群体就医如何保障?

“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提高”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改革平稳实施,北京将采取综合举措,减轻患者,特别是大病患者和困难群体的费用负担。

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中享受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享受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农户等四类困难人员,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即起付线至5万元以内的合规个人自付费用,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65%;5万元以上部分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75%。

北京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等社会救助对象,门诊、住院、重大疾病全年救助封顶线,分别由6000元、6万元和12万元提高到8000元、8万元和16万元。

■ 对话

雷海潮:两轮医改,打破医疗机构旧有逐利机制

这并不是北京首次迎来医改。2017年,北京启动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本次改革是在前一轮医改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实行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规范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积极改善医疗服务。昨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医改后,医疗机构旧有补偿机制将打破,有利于推动合理使用化验和医用耗材,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

谈首轮医改

基层服务量增长近3成

新京报:2017年,北京已经进行了一轮医改,目前来看效果如何?

雷海潮: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首都取消了存在61年的药品加成机制,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增长近30%,医药费用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提高,改善医疗服务受到群众欢迎,医疗服务效率得到提升。

但需要认识到,深化医改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持续推进,此次改革就是要破除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机制,强化公益性,规范手术类、病理类、检验类等医疗服务项目,捋顺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

新京报:这次改革取消了医用耗材加成,对医院来说意味着什么?

雷海潮:决定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医疗机构将不再收取任何医用耗材的加成费用。通过取消医用耗材加成、降低部分检验费用,就是让开药、使用支架和导管等医用耗材不再给医疗机构带来额外利益。

废除这样的补偿机制,有利于推动合理使用化验和医用耗材,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减少浪费,激励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促进医疗机构由资源消耗规模扩张型向内涵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人民群众满意的健康服务。

新京报:这次有一些医疗服务提价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雷海潮:一部分中医、病理、康复、手术的服务价格水平这次有所调高。总体来看,提升是为了反映成本的变化,近20年来,医疗技术在发展进步,人工成本也在提高。北京目前的医疗服务价格,总体是1999年制定的,第一轮医改调整了435项,但剩余几千项仍然是上世纪末的水平。从人工成本来看,一些项目价格无法反映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另一方面,很多新项目是1999年没有的,如果不纳入,患者也难以享受新技术。

谈医改方案出台

经一年半调查论证 300多名专家参与

新京报:本次医改方案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雷海潮: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是北京医改的再深化、再出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医改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和市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进行了一年半的调查论证,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仅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就委托北京医学会成立了31个工作组,组织全市70余家医院的300多名医学和管理专家直接参与,研究形成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调整的专家建议,后期也征求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让所有改革参与方,都能够表达建议。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各方接受程度等多种因素,北京形成了专业科学性和临床可操作性强的方案。

新京报:方案成形后测算结果如何?

雷海潮:总体来说,费用有升有降,呈现结构性调整。门诊患者基本持平,价格调整很少,可能中医和检验涉及一部分;住院费用的变化,不同的病种有差异,取决于患者疾病治疗中手术占比大还是耗材比较多。如果耗材多,费用可能有所下降,以手术为主,就会有所提升。

为了更好维护患者权益,我们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控制费用不合理上涨。今年2月份开始,北京地区连续3个月通报二、三级医院总费用、次均费用和例均费用的涨幅情况。凡是涨幅超过北京平均线的机构,我们会约谈主要负责人,对他们进行提醒。

谈改善

将出台一系列改善服务计划

新京报:上一轮医改推进的时候,北京同步推出了一系列改善医疗服务的举措,这一次是否有类似安排?

雷海潮:之前我们推出的改善服务,受到了很多市民的认可和欢迎。比如针对四类慢性病患者提供的两个月长处方服务,两年开出了10万张长处方,尤其对老年患者是一大便利。

这一次医改,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按照改革与改善同步推进、全面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的原则,制定了《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行动计划》,明确了5类40条重点任务。

新京报:有哪些是患者能期待明显变化的?

雷海潮:以长处方为例,我们在之前四种慢病的基础上进行扩容,增加了慢性阻塞性肺病长处方,患者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享受一个月长处方的便利服务,减少往返医疗机构的次数。

门诊预约管理也将进一步优化。一方面,我们要求增加下午出诊医生数量,缓解就诊多集中在上午造成的看病难和交通拥堵,提升住院服务水平,使百姓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将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推行医患双方在诊室一对一服务,避免出现诊室里好几个患者同时述说病情的情况,否则既降低了接诊效率,又让患者感觉受到打扰、隐私遭到泄露。

针对大家关心的儿科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儿科紧密型医联体的范围也将有所扩大,大家可以期待。

(采写/新京报记者 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