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曾被寄予厚望 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如今不温不火

2021-08-13 11:01:49 来源:城市金融报

自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试点首批落地至今已过半年,该业务进展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能迎来春天吗?

被寄予厚望的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如今不温不火。

今年年初,被禁止9年的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以部分银行试点的方式重新开闸。调查发现,截至今年7月末,有共计446家机构开户参与了个贷不良批量转让业务。而与机构积极布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申请挂牌转让的不良资产包数量仅18个。

业务落地缓慢背后的供需观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银行业资产质量受到明显冲击,特别是零售类不良资产相比对公类不良资产出现了更快的增长趋势。虽然全行业零售类不良贷款余额的数据没有单独统计,但从30多家商业银行披露的分类不良贷款数据来看,2020年,全口径不良贷款余额增长13%,而零售不良贷款余额增幅为15%,高于对公不良贷款余额11%的增幅。

银行机构的处置需求是显而易见的。银登中心数据显示,在上述开立了业务账户的446家机构中,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合计305家,占比近七成。

“较强的参与意愿,反映出银行有较大需求,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个人客户还款意愿和能力下降,尤其是个人消费贷、信用卡不良率明显上升。”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郑忱阳以信用卡举例称,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892.2亿元,较年初增加6.4%。

然而从业务落地情况来看,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并未成为商业银行争相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战场”,也没有成为资产管理公司拓展市场的“新蓝海”。

“这个问题可以从供需两端来分析。从需求端来讲,个贷不良资产的处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而AMC(资产管理公司)一直以来擅长的是批量对公业务,对个贷不良的处置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从供给端来看,郑忱阳分析认为,由于新政出台不久,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对银行机构而言是一个新业务,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的业务流程,很多机构处在政策消化期、成本收益测算期、产品服务设计期或效果观察期,大规模推进仍需时间。当然,定价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从“尝鲜”到真正“批量”

“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资产定价估值是核心,决定了买卖双方的成交情况,但当前个贷不良定价的确存在问题。”郑忱阳坦言。

在3月份平安银行首笔个贷不良转让落地后,出现了近200%的资产溢价,但近期的个贷不良资产包的交易溢价现象逐渐减少,反而大幅折价销售,折价在1至3折。专家认为,资产价格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出现如此大的波动,说明不良资产的定价模型还不够精准、定价机制尚未健全,无法精确地反映资产包的价值。

“短期内解决定价问题是困难的,银行可以从少量开始做,先把路跑通,相应的业务模式建立起来,大批量转让业务的开展需要时间探索。”曾刚称。

今年以来,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等8家银行已在银登中心累计挂牌转让零售类不良资产包18个,其中,目前共有9个资产包的转让结果被公示,涉及未偿还本息总额合计为1.15亿元,规模可用“尝鲜”来形容。

不过,从“尝鲜”到真正“批量”,业内专家普遍持乐观态度。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银行处置零售类不良资产的渠道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而相比其他处置方式,批量转让业务又有着明显的优势。在这种背景下,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试点对于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本运作水平、改善精细化管理能力等方面,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预计未来将呈现供需两旺状态

“未来,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都将有所上升。”郑忱阳表示,随着交易数据积累和参考标准的建立,定价难题会有所缓解,供需双方的价格博弈将更加充分。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已在准备体量较大的资产包以便进行大规模操作,预计后续该业务将呈现供需两旺状态。

近期,有关人士表示,随着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未来不良贷款仍然面临上升压力,不良贷款可能进一步增加。鼓励银行统筹做好应对不良贷款反弹的综合方案,有效运用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等手段,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力度不减,共处置1.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496亿元。

上市银行半年业绩报近期即将进入密集披露期,“预计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仍将维持‘一升一降’的趋势,即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不良贷款余额小幅上升。同时,一些结构性的资产质量问题值得关注。”郑忱阳表示。

专家预计,下一步,银行业将综合运用传统处置和新型处置工具,多措并举压降不良资产。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在符合监管部门规定和要求的情况下,采取应核尽核政策。持续完善清收机制,配备专业的清收队伍,给予一定的激励保障,规范清收流程,提高清收效率。(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