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 >

世界今日报丨寻医|“喉咙吞刀片”的CT技师们:用A4纸打印出6句话来和患者交流

2023-01-05 22:07:15 来源:潇湘晨报

作为早期诊断病毒性肺炎的主要依据之一——CT检查,在这次疫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图)

2022年12月中旬至今,长沙市第三医院患者数量有明显增长,医院日均CT数量也屡破纪录,最多的一天高达472人次。

放射影像科仅剩的“独苗”护士,一人坚守在前线。发现自己“不对劲”时,还修改了排班表争取多上一天班。带病坚持上岗的CT技师们,打印出6句话来代替无法开口说话的他们与患者交流。直到今天,“医生嗓子疼,请大家谅解”这张A4纸仍然贴在CT室的大门上。

一人轮转的护士:是真的没有时间顾着家人

“我真的忙不赢,你今天带着爸爸来趟医院吧。”1月2日,长沙市第三医院放射影像科护士吴群对着丈夫丢下这句话,就匆匆出了门。

未来8个小时,等待她的又是新的挑战。

随着新冠感染高峰来临,不仅前来做CT的患者猛增,科室里的人员也相继病倒。12月20日,科室里其他三位护士同一天出现症状,另一位也于之前开始发烧休息在家。整个放射影像科的护士,只剩下了吴群一个人。

登记患者信息、各科室住院患者的CT报告和胶片的分类、为前来检查的肿瘤病人打增强针……科室里的工作看起来轻松,却丝毫不能马虎。

“每个病人一般都有3~4张检查报告和胶片,而且经常会碰到重名的病人。”吴群不仅要核对病人姓名,还要确认CT号,做到万无一失。一天下来,吴群要整理上千份资料。

虽然放射影像科护士的工作时间只有8小时,但科室仍然24小时对患者开放,“理论上是8小时,事实上这段时间基本不能按时下班。”吴群告诉记者,工作到七、八点是常态,下班走到公交站时腿都在发抖。“第二天一来,又要继续整理、打印前一天晚班的报告和胶片,经常是厚厚一沓。”

12月26日,作为科室最后一个“阳”的护士,吴群发现自己不对劲了,立马更改排班表,把原本休息的第二天改成上班。“当时想着如果第二天症状轻的时候不上班,后期症状加重了更没办法来了,耽误事。”

1月2日,吴群的公公确诊肺部严重感染,正是科室里CT数量破最高纪录的那天。她只能在电话里叮嘱着丈夫将胸闷的公公送到医院来做检查,“是真的太忙了,没有时间顾着家人。”

带病上岗的CT技师:靠6张A4纸与患者交流

走到长沙市第三医院放射影像科CT室门口,一张醒目的A4纸被贴在大门上:医生嗓子疼,请大家谅解。

放射影像科副主任何杰告诉记者,这是2周前同事们准备的,此外还有另外5张。

经历严重的减员后,被感染的医生、技师,在退烧之后纷纷返回岗位,但是“喉咙吞刀片”这个步骤仍然没有绕过他们。“在他们没办法开口说话的时候,就用这几张纸和患者沟通。”

“脱掉外套,睡在床上。”患者进入CT室后,技师就会拿着这张纸出现在玻璃窗口,指导患者下一步的动作。

12月下旬,长沙第一波疫情高峰过去一周左右,前来做CT的患者成倍地增长起来。12月31日,400人次;元旦假期三天,均超过400人次;1月3日,425人次;1月4日,472人次。较以往数据增长了3倍,每天都在突破新的记录。随着前来做检查的患者激增,难免会造成拥挤、错号。这时,“有序排队,过号了告诉医生即可”就起到了作用。

“这是一段很艰难的时光,但科室里的同事都非常团结,到今天都还有嗓子不舒服和咳嗽的,却一直在坚持上班。”何杰和妻子都是医务工作者,在和记者的交谈中他十分感慨,“我们做医生的,忙起来真是只顾得上别人的家人,自己家的小孩都‘放养’了。”

在科室里,何杰把握着阅片这一关键环节,他告诉记者,近期前来检查的以老年人居多,“很多感染新冠后症状不明显的老人,拍完片子就发现肺部已经重度感染了。”双肺斑片状、磨玻璃影比比皆是。

“希望这段时间大家都能多多关注家中的老人,如有不适一定及时送医。”何杰说。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标签: 长沙市第三医院 这段时间 早期诊断 潇湘晨报 真的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