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聚焦“双碳”目标 中国企业该向“巨头”学什么

2021-11-10 10:30:49 来源:文汇报

穿梭于偌大的进博展馆中,总能和“碳达峰”“碳中和”不期而遇: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晒”出减碳产品、减碳白皮书,或是提出减碳方案:我们穿的衣服可以是塑料废弃物的“提取物”,我们吃的食物正向可再生食物体系转型,我们住的房子未来有绿色低碳全生命周期,我们开车出行,“零碳”车也照进了现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碳中和”,它看起来似乎离每个人很远,但又实实在在需要所有人的努力。中国企业的“碳中和”之路怎么走?我们应该向巨头学些什么?领略进博展馆里的减碳“国际范儿”,也许会有新的启示。

新产品:好的品牌理念能带动消费者一起思考

美妆行业与减碳有什么关系?当消费者摸不清头脑的时候,让产品“说话”是最好的方式。

在进博会展区排队洗头?你没看错,欧莱雅展台就搭起了一个“洗发台”,它的亮点是仅用一瓶矿泉水的量完成洗头——这也是欧莱雅联合瑞士环保初创企业Gjosa亚洲首发的“节水洗护发神器”。记者在现场看到,它包含一个节水洗护发系统和一个节水洗护发淋浴喷头,欧莱雅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传播负责人晏江介绍,这款产品使用了火箭发动机中的分流技术,将低速的水流分成两股,进行高速碰撞,形成细小水滴之后高速喷出,从而大幅提升冲洗效率,节水量最高达80%。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化妆品类零售总额达191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6.6%,而中国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这两年平均增速都超过10%。高速增长如何与绿色低碳同行?国际巨头们在进博会上首发的新产品都大有讲究。

同样是新品,爱茉莉集团则在产业链上发力。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高祥钦以兰芝最新一代的气垫霜举例,在产品内容物不变的情况下,容器体积即塑料用量比最初减少32.7%。“这就是我们与消费者的无声对话,理解她、打动她、改变她,比生硬的宣传和教育更持续、更有力。”高祥钦说。

服装行业的巨头也深谙产品语言。在优衣库展台,一只变绿的哆啦A梦诠释着绿色低碳理念,它的身边是一条BlueCycle节水牛仔裤,上面醒目写着“节水率最高可达95%”,展台工作人员透露,企业通过采用纳米泡泡、臭氧技术等,令牛仔裤在水洗加工工艺中的节水率达到95%,可有效减轻环境负荷。而阿迪达斯则用演绎法,一步步拆解了一件新品连帽外套从回收的聚酯纤维到最后制作为成衣的全过程。

在WWD中国联合创始人杨玟看来,化妆品及服装行业都是上下游产业链非常完整的行业,从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包装、物流到消费终端都大有可为,“好的品牌和产品理念能够带动消费者一起思考,主动加入到有益于环境和社会的行动中来”。

新技术:驶入未来蓝海的一张“硬核船票”

喝油的汽车变“绿”了,这是记者在汽车展区最大的感受。在这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新技术路径之一,“氢汽车”正成为“轮子上的新生活”。

米其林展台,明星展品无疑是那辆亚洲首秀的Mission H24赛车,承载了米其林最新的创新成果,汽车的动力来自氢能源,近一半的轮胎原料可循环利用;在丰田展台,“MiraiⅡ”“柯斯达 氢擎 福祉车”引来众多关注,“加氢5分钟,续航1000公里”,整车厂商喊出的口号雄心勃勃。

车企的动力来自可见的商机。汽车行业一位分析人士介绍,国务院近日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有多项措施涉及氢能,包括探索开展氢冶金、扩大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开展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技术创新。借势“双碳”目标,不少企业将其视为新商机的起点,而面向未来的新技术,则是驶入蓝海的一张“硬核船票”。

位列世界500强的整车厂商做出改变,整个供应链也随之变化。今年首次参展进博会的酷德就有深刻体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一款顶级隔热膜可减少新能源汽车的空调耗电需求,提升8%的续航里程,“巨头车企的‘双碳’目标,正扩大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

数字化也被多个世界500强企业认为是工业领域减碳的“利器”。今年9月,施耐德电气中国无锡工厂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中被评为全球“灯塔工厂”之一,相比美国、法国、印尼的“灯塔工厂”,中国的这家工厂在数字化水平上显然又上了一层台阶。比如,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整体管理,无锡工厂仅暖通空调一项就实现了32%的能耗节约;还比如,通过数字化技术覆盖端到端供应链,无锡工厂以绿色采购、绿色生产和绿色交付,带动产业价值链走向可持续发展。

“它再次印证,绿色智能制造已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而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的作用凸显。”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表示,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优化处理,找到现有技术水平下碳减排的最优解。在进博会上,这家企业还发布了一份工业碳中和之路白皮书,认为碳战略已不仅仅是合规问题、法律问题,更是企业未来竞争力问题。

新服务:各行业供应链格局亟待被重构

其实,无论是消费品展区的一件衣服、一瓶粉底液,还是汽车展区的一辆氢能源车,它们的“双碳”目标之路都绕不开上下游产业链的共同作用。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和业界专家都认为,在政策目标与市场期待之下,所有行业的供应链格局都有可能被重构,理念的更新也会带动服务升级。

在建筑行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的研究表明,国内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51%。在世邦魏理仕中国区副总裁季一丁看来,将来一旦国内公共建筑被纳入碳交易体系,超标排放的楼宇需要付出额外成本购买碳排放权,而有碳配额盈余的楼宇可以通过出售配额而获得收益,那么,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循环将明显加速。为此,世邦魏理仕推出了“绿色地产”解决方案,覆盖城市更新项目、工程项目管理、各类物业业主/租户服务等领域,致力于在2040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

在纺织领域,第三方检验检测巨头SGS首次展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沙盘,从原材料选取、纺织品加工制造、消费过程到回收利用的纺织品生命周期,全程“植入”相关标准,实现纺织鞋服行业低碳环保的可行方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努力来实现。”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认为,人才也必须跟上。今年5月,上海交大已率先成立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通过能源、环境、信息、管理和金融等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智慧。而就在进博会期间,上海交大与普华永道还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双碳领域进行智库合作、人才培养、创新企业孵化等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