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解决企业群众办事申报材料多、程序复杂、部门审批时间长、权力寻租等问题,亳州市创新开展“一键申报”改革,通过数据核查、表单开发、电子证照等方式,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大瘦身”,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和满意度。目前,已实现市县两级2572个事项“一键申报”,271类证照网上办事免提交,平均申报材料由3.59个压缩至0个、申报时间由1至2天压缩至5分钟以内、审批时间由3至5天压缩至4小时以内,每个事项节约材料成本约3元,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全面梳理事项,分类实施改造。全面梳理市县两级7913个事项,除2790个系统跳转、国家和省垂建、转报省级审核的事项无法实施外,将2561个可实现“一键申报”事项的材料,分为数据核查类、表单开发类、证章制作类进行改造。通过数据汇集共享,制作电子证照,配置电子签章功能等方式,实现以数据调取代替群众手动填报,在线表单自动补充填报部分要素,系统自动核查电子证照、线上签章,解决群众线下跑路提交实体证照和签字材料的问题。目前,我市已实现2572个事项“一键申报”,改造材料总数8673个,其中数据核查类材料4136个、表单开发类材料1513个、电子证照和签章类材料3023个。
推进数据汇集,夯实办事支撑。强力推动数据汇集,累计整合公安、人社等81家单位4171类数据,共享库数据达107.07亿条,为“皖事通办”平台自动调取核查事项申报材料提供有力数据支撑。积极争取国家数据直达基层试点,申请国家、省数据接口,共享国家、省数据资源,有力支撑“一键申报”创新应用场景。目前,我市共申请国家数据接口350个、省数据接口796个。如“创业担保贷款申请”事项,以往在校大学生申请需要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国家数据共享至我市后,可以实现该项材料免提交。
强化“四电”应用,减少现场跑动次数。强化电子证照、电子云签、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在“一键申报”事项中的应用,汇集身份证、不动产权证等481类标准化电子证照、制证4485万个;在省电子印章系统备案10265枚印章,在“皖事通办”平台配置电子云签功能,归集109类441.22万份电子档案材料,推进实现能够关联电子证照的事项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能够电子签章的事项一律免于提交纸质签字材料,能够电子印章审批的事项一律免于线下盖章审批,能够生成电子档案的事项一律免于纸质存档,切实减少企业群众现场跑动次数,提高审批部门工作效率。如“生育服务登记卡登记发放”事项申请材料中的“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3个证照,可以用电子证照代替群众提交实体证照。
推进分级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市县“写作业”、市级“改作业”、县区“抄作业”工作模式,将需要开发申请表单和数据核查对接的事项统筹分配至市县两级进行改造,事项改造后在全市复制推广,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已改造的1300个事项中,每个县区仅改造260个事项,其余事项复制推广,有效节约财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