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区今年推动50个老旧小区换新颜
居住舒适生活便利 环境优美整洁有序
“这条路一定不要硬化,沥青白天吸热后晚上散热慢,夜间出门散步都会感觉热。改成铺设草地,可成为适合大家散步的林荫小道……”日前,青山湖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和施工单位就世纪之星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细节进行调度。
(相关资料图)
世纪之星小区是今年青山湖区50个涉改老旧小区之一。2022年,青山湖区老旧小区改造招标金额3.7亿元,该区从落实财政资金、多方筹措资金、引进社会资金、加大资源整合四个方面筹集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确保资金有保障,通过持续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改善民生和提高城市品位的重点工程来抓,“走实走心”的民生工程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居民全程监督让改造更顺民意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一项工程建设,更是一项基层组织动员工作,需要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在改造定向之后,我们即召集了各个属地的分管领导以及居民代表,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一起开了现场调度会,采纳居民的意见、需求,制定出一系列可行的方案。”青山湖区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副主任熊子垚告诉记者,在改造的过程中,他们给予被改造小区业主充分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改造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前期摸排设计,世纪之星小区除正在进行道路硬化、雨污分流改造、增添体育健身器材等,生态停车场也在稳步建设中,改造后的停车场具备透水、净化、环保、低碳功能,既解决停车问题,又改善生态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青山湖区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还成立了社区牵头,业主居民代表参与的居民监督小组,负责对改造小区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效果进行监督。
在世纪之星小区,记者看到戴着“监督员”红袖章的老大爷黄腊根,正在一丝不苟地对小区各改造点位进行巡查。“之前我巡查的时候发现12栋门前没有按照要求施工到位,把这个问题反馈以后,政府就督促他们重新开挖、按要求实施到位。”黄大爷告诉记者,小区里的监督小组成员每日出来看看、收集群众意见,再反馈给社区、施工方进行协调,使居民的意见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施工单位与居民的沟通更加方便,让施工单位能够及时了解居民诉求。
一体化井盖守护居民脚下安全
“以前井盖材质主要以铁为主,笨重不易开盖,且偷盗现象比较严重。新的一体化井盖防盗、防尘、防沉降、防异响,美观又安全,且施工工期短,可以批量作业。”熊子垚口中的“一体化井盖”是由青山湖区城管执法局推出的、被授予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新型一体化预制窨井盖。
基于新型一体化井盖一系列优点,青山湖区结合问题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使用新型一体化预制窨井盖。目前,全区共安装一体化井盖300多套,不仅在南京东路、青山湖大道等主干道推广使用,还运用于该区老旧小区内井盖的整治安装。
生态停车场、雨污管网改造、道路白改黑……此次老旧小区改造,除了改造传统的楼道、路灯、道路等基础设施,还将新增停车泊位、休闲娱乐场所,增设党群服务中心、爱心车棚及公共晾晒区、垃圾分类房等,进一步满足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在小区改造中,青山湖区大力推广使用新型一体化井盖、预制的一体化水泥化粪池等,进一步提升改造的品质。同时,小区的排水单元整治、老旧燃气管网改造等同步推进,避免反复开挖施工给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在湖畔明珠小区的改造过程中,该区因地制宜、深入摸排,本着“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原则,在小区内原有主干道路面状况较好的情况下,采取开挖一半、保留一半的施工方案,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大大降低了“一刀切式”改造带来的浪费。
将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
作为一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青山湖区计划从2022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规划区域内存量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区级统筹、条块协作、部门齐抓”,推动全区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更新,实现改造全覆盖,努力把老旧小区打造成居住舒适、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整洁有序的美丽家园。
如今,青山湖区已有不少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为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青山湖区牢牢抓住党建这个总引擎,坚持以提升组织力量、增强示范引领为重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助推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实现高质高效治理。同时,不断强化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的治理能力,构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旧改完成后将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要让居民都能享受到旧改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解决小区管理和人居品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熊子垚表示,该区计划在旧改小区内部建立党支部,提供党组织为民服务清单,以“红色”力量激发老旧小区管理“新动能”。同时,根据实际需求,采取社会化、准物业、社区自治等多样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对于一时难以引进物业企业的,探索由街道牵头,社区和小区业委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明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实施准物业管理。(南昌日报记者 邬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