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 >

【全球聚看点】你是小红点还是小红包?都是蚊子包,为啥长得不一样

2022-08-22 18:07:14 来源:潇湘晨报

正值暑假,家长们都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出去游玩,但夏季蚊虫活跃,“虫咬皮炎”的患病率也居高不下,长沙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碧红就接诊了很多这样的患者。

近日,周女士带着她6岁的儿子小豆来到了皮肤科门诊,张碧红仔细检查,发现周女士的小腿上和小豆的四肢有多个红色丘疹,周女士的红疹比较小、颜色较暗;而小豆的红疹较大,边缘红肿,有的中间还有水疱和破溃,孩子奇痒难耐。

原来,4天前她带孩子去郊区漂流,回来后第二天他们就发现了这些红疹,想着应该是被蚊子咬了,于是涂了点花露水,过了两天,周女士自己的红疹几乎没什么感觉了,而小豆的红疹仍然又肿又大,还剧烈瘙痒,孩子总是忍不住搔抓,晚上觉都睡不好。


(相关资料图)

结合病史及症状,张碧红诊断这是虫咬皮炎。

张碧红介绍,虫咬皮炎又称为丘疹性荨麻疹、单纯性痒疹,由多种昆虫如蚊子、臭虫、跳蚤、螨虫、刺毛虫等叮咬所致,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痒痛,好发于手臂、小腿、背部、头皮等部位,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成人、老年人也可发病。夏季天气炎热、潮湿的地区高发。随后,张碧红为小豆进行了止痒、抗感染等治疗。

释疑:蚊子咬的包为啥奇痒无比

原来,蚊子吸血的具体过程是将刺吸式口器刺进人体皮肤引起损伤,刺吸血液的同时还向人体内分泌唾液来防止血液堵塞蚊子的口器,它们的唾液中含有能够抑制血管收缩、血液凝结和血小板聚集的多种化学物质。张碧红解释,昆虫的唾液中常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进入人体皮肤后可引起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使免疫细胞聚集,释放组胺和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组胺和细胞因子会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组织水肿,并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等。

不过,有人第一次被蚊子叮咬,不会起肿包。这是因为过敏原进入皮肤后才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T细胞。而第一次时,人体没有现成的针对蚊子过敏原的抗体和T细胞,所以在叮咬处不会出现由这些免疫分子或细胞与过敏原斗争所导致的症状。一旦人体产生了足够的针对蚊子过敏原的抗体或T细胞,再次被蚊子叮咬时,这些免疫分子就会在叮咬处对进来的蚊子过敏原(一般的蚊子都有多种唾液蛋白可以作为过敏原)作出反应,从而导致症状的发生。

儿童被蚊咬为何比成人更严重

看诊期间,令周女士疑惑的是:怎么同样是被咬了,自己的红疹子差不多快好了,而小豆的疹子还是红肿,水疱也没有消,感觉越来越严重了呢?

对此张碧红表示,因昆虫种类、个体反应的差异,每个人的临床表现都会有很大的区别,例如被同样的虫叮咬,过敏体质的人症状会更严重。另外,儿童被虫叮咬后,往往会比成人症状更严重,因为成人被叮咬的次数较多,慢慢形成了脱敏。

此外,蚊子包的大小和被叮咬部位也有关系。眼睑、口唇、手背等疏松结缔组织部位,被叮咬后容易出现水肿,蚊子包也会显得比较大。而且,搔抓也会使局部组胺过多地释放,增多的组胺引起更严重的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抓越痒、越抓越大、越抓好得越慢的原因。

野外蚊子更毒?其实是“欺生”

有些人到野外郊游或到其他城市旅行,被叮咬之后会出现比本地蚊子更大、更痒、更多的包,久而久之就会有一种说法——野外的蚊子更毒!甚至有些北方人发现,原本在家被蚊子叮一下也不是啥大事儿,怎么去了一趟南方城市,胳膊腿上全是馒头大的包?是不是南方的湿热环境下生长的蚊子,毒性更强?

其实这些包未必都是被当地的蚊子叮咬出来的。因为有很多节肢动物(如白蛉、蠓等)都会通过刺吸血液的方式让人们的皮肤产生类似的反应,而在当地长期生活的居民,因为曾被多次反复叮咬已经产生了免疫能力,出现了脱敏现象,被叮咬后不会再出现任何反应。对于第一次进入这些区域的人来说,对这些昆虫还没有生成免疫力,就会在被叮咬后,出现比以往的蚊子包更痒、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的症状了。

给蚊子包掐“十字”有用吗?

有,但不完全有。掐十字包是靠痛感压制痒感,暂时有一点点作用。不过,把皮肤掐破感染就得不偿失了。

张碧红解释,一般情况下,虫咬皮炎是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疗也会好转。但有的患者,特别是儿童,如果症状较重,就需要及时治疗。虫咬皮炎的治疗以局部止痒为主,可以外用各类止痒药如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外用制剂如丁酸氢化可的松和地奈德等,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注意要避免搔抓,以免继发细菌感染。一旦出现细菌感染,如局部出现皮温高、疼痛、脓性分泌物等,应及时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软膏涂抹,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陈美琳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标签: 虫咬皮炎 细菌感染 细胞因子 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