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 >

政府搭台做强全孵化链条 400余家企业在这里拔节生长

2022-05-07 11:38:39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12秒即可完成体温检测、全面消毒的智能消毒检测方舱;一双可以在油上跳舞的止滑鞋;一块无需开挖路面即可修复市政管道的3毫米厚度“塑料片”……这一件件展示在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产品发布中心的“黑科技”产品,全部来自于入驻园区的企业。

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浙南闽北赣东地区唯一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三张“国字号”金名片于一身的科技园,现集聚科技企业401家,创新创业者3000余人,2021年园区企业总销售额达42.5亿元,同比增长33.7%,并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结果“优秀”(A类)。

政府搭台做强全孵化链条

自建立之初,园区就以“1+N+X”模式进行建设,“1”指由瓯海区政府主导,“N”指以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5所本地高校为依托,“X”指以国家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为合作支撑。2019年,根据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园区以征收、拍卖、租用三大举措,仅1年时间,就以最低成本、最大效益,将园区面积由2万平方米扩容至18万平方米,实现9倍扩容。

园内浙江聚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正是扩容提质工程的受益者。“我们于2012年创办入园,从一支不到10人的小团队逐渐成长到如今200余人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聚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桂初教授说,“我们的目标是最终成为行业领先的电气物联网服务提供商、产品制造商。2021年公司总产值已超1.5亿元,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

“目前,园区已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广泛合作、共建互赢的建设模式,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聚集省内外专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除了瓯海区推出的“1+5+16”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园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码,出台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配套政策,支持园区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针对性政策与专业服务。

依托高校科研资源培育新兴产业

由温州大学与浙江聚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的小型断路器全自动一体化生产线,目前已应用于天正、德力西等行业龙头企业。据介绍,该生产线解决了传统低压电器生产行业零部件生产人工成本高、人工装配一致性低、可靠性低等问题,同时实现了生产线的全运行状态监测、故障定位诊断、生产计划下发、产品信息追溯等功能,让企业制造更自动化、信息化。

在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类似聚创智能科技这样,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合作研发的例子不在少数。去年9月,温州大学教授、国际钠离子电池领域顶尖青年人才侴术雷及其团队项目落户园区,致力于研发世界领先的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解决大规模储能瓶颈性难题,全力打造钠离子电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

为服务地方产业与高校科研,园区充分借助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校地人才共引共享机制等,开辟“高校+院所+企业”三位一体联合引才的模式,让人才在温州可同时拥有教授、研究员、老板“三种身份”,承担“三份工作”,享受“三重待遇”。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园区陈忠伟、侴术雷、丁春明等高层次人才,既是温州各高校的教师,也是园区企业的老板。”

截至今年3月,园区集聚各类领军型人才42人,其中院士级人才9人、国家特聘专家9人、长江学者5人。

加强协同发展实现共建共赢

近年来,园区着力营造开放协同发展格局,承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成果,落地“一园一器一基金”;借助杭州上市企业每日互动创始人方毅等温商、侨界资源,吸引国内外优质项目落地温州;发起成立温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协会,与温州双创载体交流探讨企业孵化经验,推动孵化服务标准化与网络化……

“作为国家级孵化园区,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产业集聚、互利共赢的创新生态。”该园区相关负责人说道,园区还引入82家投融资、技术转移、法律、财务等领域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搭建公共服务中心,开设10个服务窗口,建立涵盖技术转移、项目培育、企业孵化、企业加速等方面34项服务的创新服务体系。

据悉,2021年以来该园区集团母公司瓯海经开集团与各风投机构开展合作,新设立5只基金为园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021年投资金额超1亿元,对内投资聚创科技等园内优质企业,对外吸引康金圆、星耀激光等基金项目落地园区,为温州创投市场注入蓬勃活力。

“园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的营造离不开温州整体的科创大环境。”园区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将继续踔厉奋发,勇担使命,为温州科技创新创业事业贡献更多力量。(本报记者 徐慧敏)

标签: 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 政府搭台 国字号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