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 >

国货品牌战斗力爆表 “老字号”商品销量同比增长105%

2021-11-12 09:16:04 来源:金融投资报

又是一年“双11”,消费者依然是一边吐槽一边买买买。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较之往年,今年“双11”亦出现了不少新变化,一些平台提前4小时开启狂欢盛宴,为的就是剁手党们“不熬夜”;还有平台不再声势浩大地公布总成交额实时战报数据……

那么,在这场年度最受瞩目的购物热潮中,折射了哪些消费观念的演变?

成交数据战报低调了

13岁的“双11”,依然备受消费者关注。

天猫数据显示,从11月1日0点到11日0点45分,382个品牌在天猫“双11”的成交额超过1亿元。其中不仅有华为、鸿星尔克、百雀羚、回力等一大批国货品牌,也有苹果、欧莱雅等国际品牌。与此同时,还有411个去年成交额过百万的中小品牌,今年再接再厉,销售额突破千万;更有40个去年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在今年成交额突破了1亿元大关。

值得关注的是,较之往年铺天盖地喧嚣的成交数据战报,今年包括天猫在内的各大平台都低调了不少,皆没有公布实时成交额。

2020年天猫“双11”总成交额4982亿元,今年的天猫能否超越去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开启“不熬夜”模式的京东,截至11日14点09分,晚8点开启的“双11”累计下单金额达3114亿元。其中,手机、电脑等终端电子类产品仍是每年重要角色。据了解,10日晚8点,京东手机通讯品类节节攀升破纪录,仅10分钟,小米、iQOO、OPPO、荣耀、华为、三星、vivo品牌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400%;iPhone成交额2秒破亿,各手机品牌刷新以往纪录、再创新高。拼多多虽然今年提前加入了“双11”混战,但仍和往年一样,不发布“双11”交易额情况。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除了传统电商平台,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亦先后入场“双11”,但较之电商平台在品牌会员、商品价格上做出扶持和补贴,这些社交平台主要是加大对带货博主和直播间的流量扶持。

国货品牌战斗力爆表

国货无疑是今年“双11”最大的亮点,备受追捧。

此前的“京东家电预售排行榜”显示,前十品牌中,国产品牌占七席。其中,海尔登上家电全品类预售“王者”宝座,成为“双11”预售开场4小时内最受欢迎的家电品牌。天猫大家电预售额排名前十品牌中,国产品牌同样占七席。

京东数据显示,今年11.11国货家电成套购买成为主流,4个小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海尔冰箱、卡萨帝冰箱、海信电视、华为智慧屏、LG、容声、海尔电视、Vidda、长虹电视、米家、德龙、摩飞、北鼎、艾美特、先锋、火星人等超过100个品牌4小时成交额超过去年“双11”全天。京东称,这是国潮消费成长最快的“双11”,4小时内,“老字号”跨界商品销量同比增长达105%,其中一二线城市领跑中国品牌消费占比增速榜。

据天猫平台的不完全统计,在今年的第一波销售中,回力、太平鸟等品牌在1小时内的销售额便已超越去年全天。京东“双11”首轮战报显示,最受消费者关注的五个品牌分别为苹果、华为、小米、安踏、李宁,其中,国产品牌占了四席。

抖音“双11”好物节开启之后,平台上的消费者购买国货热情高涨,运动品类销售额前十名中,国货同样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李宁独占榜首,鸿星尔克、佑游、特步、MAIA ACTIVE皆榜上有名。除了国产家电、国货服饰之外,国货食品、国潮文创品、国货美妆类等也均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双11”,产品力、创新力和用户口碑成为国货品牌出圈的重要因素,国货发展正迎来最好的时机。

消费升级 新经济蓬勃发展

作为中国经济内需盛宴,“双11”在见证中国网络经济快速蓬勃发展的同时,亦展示了消费格局、消费观念等诸多变迁,折射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尤其是伴随着“Z世代”的强势崛起,引领出一波新型经济潮流风潮。从此次“双11”公布的数据不难看出,如今消费品类日益细分,这既是消费升级的表现,也体现出消费者追求更高质、更新鲜、更潮流、更追新的大趋势。

京东11.11中,Z世代青年人阅读热情高涨,青少年素质类图书成交额增长484%、科学与自然类图书成交额增长408%、动漫图书成交额增长138%。科幻图书中,国产科幻小说《三体》再次成为销量担当,成交额同比增长3612%,沙丘六部曲受电影上映影响持续热销,成交金额同比上涨1382%。

与此同时,京东超市的新锐品牌也受到年轻消费者热捧。11月10日,落饮、梅见分别于6分钟、10分钟达成去年全天成交额。空刻、王小卤、喜茶、蓝河、自由点半小时达成去年全天成交额;oatly、拓牛、秋田满满、小鹿蓝蓝、小彼恩、敦煌1小时达成去年全天成交额。

《“双 11”家消费升级报告》显示,“双11”期间,家电家装领域在需求侧整体趋势表现为更加注重高端品质、懒人便捷、一站式购买以及场景体验,家电家居智能化操控跃升为消费主流。(本报记者 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