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一位昵称“小红帽”的HR在58同城发布招聘信息,在业务员的推广下,办理了年费4680元的招聘会员。但办理会员后,简历的浏览量还是少得可怜,花钱置顶也是“连个骚扰电话都没有”。
与58同城客服沟通了一周,得不到解决方案,要求退款,又不给退款。投诉无门,解决无道,HR“小红帽”最终丢了工作。
一名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58同城。
乱扣推广费的现象得不到很好解决,一个原因可能是,推广费和会员费一直是58同城主要营收来源。据58同城财报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58同城收入的65.3%来自在线推广服务费,26.76%来自商家会员费。
2008年,58同城推出会员产品,购买会员的商家可以获得认证、优先发帖、定时刷新等权益。为了推广会员服务,58同城还组建了一支销售团队,每天生产大量的骚扰电话,说服免费发布信息的用户加入会员。这番动作,让58同城获得了资本的认可,得到软银赛富4000万元人民币的追投。
会员多了,58同城开始学着百度做竞价排名服务,出价高,发的贴子就能排到前面,用户就更容易看到。这是2013年,58同城终于扭亏为盈,总营收近1.5亿美元,净利润2千万元,在线推广业务的增速超过付费会员收入。这是姚劲波口中“接近完美的一年”,也是在这年,58同城上市了。
弹指间,上市已过去七年。/微博@姚劲波
会员越多、信息越多,竞争越多,58同城的钱就越多。这几年,58同城虽然一直喊着要驱逐骗子,但无奈深陷流量陷阱,一位接近私有化交易的市场人员对财新说过:“58同城就是靠获取和发展信息存在。虚假信息没了,58同城的收入也会打折扣。”
简单说就是:如果网站上的骗子都走了,58同城找谁收钱去?
58同城转型,谈何容易
2020年,58同城似乎下定决心转型了。
今年一月,姚劲波表示:58同城将正式从流量收入为主的时代,迈进服务收入为主的时代,以优质的服务促进流量增长,提升用户口碑。在5月8日的“58神奇日”,58同城也宣布将全面落实“全力以服”的新战略。
但仔细一看,58同城说的“服”,似乎和普通用户期待的解决虚假信息没太大关系。
比如,在招聘领域推出了“直播招聘”,58同城作为平台方,会甄选资深招聘从业者为主播,替企业向求职者介绍他们最关心的招聘需求、岗位信息、福利待遇等问题。招聘企业只需要提供职位资料,在线坐等求职者简历就行了。
随机进入一间招聘直播间,主播自称是该公司经理,直播过程中,一直在催促应聘者投递简历,至于具体工作细节,会电话与应聘者详谈,如果这是骗子招聘,形式的改变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58同城推出了“直播招聘”,但点击进去观看,十分“劝退”,招聘形式简陋,甚至部分直播连主持人都没有。
在房地产领域,VR看房由4K高清拍摄升级到8K高清拍摄,还可以精准测量房源的全部尺寸。姚劲波认为,新技术可以加大用户和商户之间的连接数量和效率,促进交易发生。
但是,高清VR技术可以解决安居客房源乱象,提高用户口碑吗?
遥想2018年,姚劲波曾发起 “真房源誓约大会”,邀请了包括我爱我家、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等房产中介品牌,结成网友俗称的“反贝壳联盟”。
但这些口号根本无力对抗房产中介长期作假的“潜规则”。58同城一直坚持只做平台,不做交易,因此收费模式主要采取端口收费加竞价排名;买了端口发布房源的中介机构,在58同城上只求流量和用户信息,因此会放一些假房源,吸引用户电话咨询。
模式不变,再厉害的技术赋能,也可能会沦为给骗子的赋能呀。
从2015年到2020年,58同城的“黑中介”问题依旧存在。
58到家如今更名为天鹅到家。从去年开始,天鹅到家也将业务转向了线上,服务人员的面试、签约、保险,包括培训几乎都是在线上完成的。
在疫情期间,天鹅到家的培训部门推出了很多线上培训课程,据负责人陈小华介绍,在3月疫情很严重的时候,大概有26000多位阿姨买了培训课程。
通过线上课程为阿姨提供专业培训,帮助阿姨们提高工作技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是最理想的状态。但问题是,回想起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不得不让人怀疑,让接触互联网或许不久的阿姨,通过线上培训获得技能提升,真的可以实现吗?
王女士在58预约通马桶,花了近5000元。
就在今年9月,广州的王女士通过58同城预约疏通马桶服务,师傅上门后就往马桶里倒了6瓶药水,收了4800元,而这些马桶疏通药水,在网上购买只要二三十元一支。据看看新闻报道,该家政公司连工商登记注册信息都没有,就可以在58同城上公然营业。
58同城自己做的天鹅到家,仅有线上培训、面试、签约等,能否保证用户得到好的家政服务呢?目前还是疑问,但天鹅到家的广告已经铺天盖地,一阵熟悉感扑面而来:邀请大明星代言,到处撒钱打广告。
都快2021年了,58同城还能通过洗脑广告再“神奇”一次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