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英科环保首发申请上会 实控人有美永居权旗下已有1家上市公司

2020-12-29 09:3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业绩连增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英科环保营业收入分别为10.17亿元、11.75亿元、12.73亿元、2.4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非后)分别为6138.83万元、7683.58万元、8241.83万元、90.16万元。

同期,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0.76亿元、12.11亿元、13.39亿元、2.4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7亿元、1.23亿元、1.49亿元、-4208.15万元。

2020年1-9月,英科环保营业收入为11.61亿元,同比增长21.8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0亿元,同比增长144.06%。

英科环保预计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6.50亿元-17.00亿元,同比增长29%-3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0亿元-2.30亿元,同比增长120%-141%。

去年产能利用率不足8成

英科环保产能利用率不饱和,去年3产品产能利用率均在80%以下,今年一季度,产能利用率不足7成。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英科环保PS框条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51%、74.10%、78.16%、68.86%,PS粒子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0.07%、54.70%、62.91%、55.32%,回收设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2.88%、72.73%、79.17%、58.97%。

英科环保招股书称,PS粒子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2017年至2018年,PS粒子产能利用率主要受国内“禁废令”和产能搬迁过程影响。2018年3月之前,发行人全部造粒产能在国内工厂。2017年下半年受国内“禁废令”影响,发行人进口原料受到影响,原料不足导致2017年造粒产能利用率下降。马来西亚造粒工厂于2018年3月投产,之后在2018年底之前,国内工厂大部分造粒产能陆续搬迁至马来西亚工厂。直至搬迁完成产能利用才基本恢复正常。2)2019年,PS粒子产能利用率不足,系由于国内工厂造粒产能利用率不足。这一阶段,发行人塑料再生造粒主要系用国外可再生PS塑料在马来西亚工厂造粒,2019年马来西亚工厂再生造粒产能占发行人总产能的比例为72.73%。2018年、2019年马来西亚工厂造粒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8.50%、72.44%。马来西亚工厂除了接收国内原有产能,也有部分新建产能,虽未完全满产,但产能利用率已较高。发行人在国内工厂保留了部分造粒产能,系为了回收边角料进行造粒及国内收料造粒。随着国内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国内可再生PS塑料回收量有望提高。3)2020年1-3月,PS粒子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系受到春节假期及新冠疫情的影响。

去年研发费用5400万元销售费用1.2亿元

英科环保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3691.86万元、4726.76万元、5400.51万元和1310.08万元,其中直接人工费用分别为1416.69万元、2240.81万元、2429.56万元、632.82万元,占比分别为38.37%、47.41%、44.99%、48.30%。

各期,英科环保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63%、4.02%、4.24%、5.34%。

英科环保的研发费用低于格林美,高于南京聚隆和国风塑业,研发费用率超过3家同行。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英科环保销售费用分别为9274.30万元、1.12亿元、1.18亿元、2680.5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12%、9.50%、9.24%、10.93%。

76%研发人员为大专及以下学历科创属性引质疑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2020年3月31日,英科环保员工总数分别为2334人、2287人、2180人和2333人。

截至今年3月末,英科环保员工总数为2333人,其中268人为研发人员,占比11.49%。其中核心技术人员共有3人。研发人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205人,占比76.49%。

据中国网财经报道,英科环保科创属性引质疑。此次冲刺科创板,英科环保的科创实力如何呢?招股书显示,英科环保已经在再生塑料PS塑料回收设备、再生造粒、线条生产、成品框加工等方面掌握了诸多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这些核心技术保障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3项核心技术被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需要提及的是,其中一项核心技术是受让而来,两项是自主研发取得。

英科环保在专利数量和研发人员方面的优势则不如同行业可比公司。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英科环保共有10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67项。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英科环保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

2012年,专利发布的年份主要是2013年,此后申请的发明专利较少。2013-2019年,共申请了4项发明专利。而截至2019年年底,卓越新能拥有78项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3项,以及非专利技术14项,卓越新能在2017-2019年申请了8项发明专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