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 记者 傅曦颖 见习记者 陈嘉汶
(资料图)
晨报见习记者陈嘉汶在北极星救援队队员的保护下探访"滚蛋谷"。记者 唐光峰 摄
"滚蛋谷"巨大的石头让游客犯了难。 记者 唐光峰 摄
6 月 29 日,北极星救援队在"滚蛋谷"救助滑坠群众。
近日,我市景区有序开门迎客,市民难掩激动心情,纷纷走出家门游玩。一些看似刺激、充满野趣的打卡点引发了部分市民游客的兴趣,"滚蛋谷"就是其一。
"滚蛋谷"位于厦门东坪山南麓,未经开发,总爬升约 150 米。由于谷中堆积了许多巨大的卵状砾岩,貌似巨大的蛋在谷底滚动,因此得名。
那么,这类小众打卡点,没有任何户外运动经验的普通人可以去吗?8 月 21 日上午,记者一行 3 人在 7 名北极星救援队队员的带领下,前往"滚蛋谷"一探究竟。
记者探访
石头比人还高 攀爬难度很大
"需要这么多人吗?阵仗太大了吧?"出发之前,记者对 7 名救援队员的"阵容"感到惊讶。"一会儿你就知道了。"队员们笑着说。
记者跟随救援队员们从东坪山碉堡观景台出发来到山脚下,眼前是一条崎岖不平的泥土路,沿途还有许多宽度不足 20 厘米的小陡坡。此外,小道七拐八绕,没有队员的带领,仅凭记者自己是无法走出的,更别提到达"滚蛋谷"了。
经过近二十分钟的慢慢摸索,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滚蛋谷"上方。无数的石头比成年男性还要高,最高的大致有 3 米。
记者在救援队员的专业指导下,极其费力地爬过石头。遇到两块间距较大的石头,记者只能靠两名救援队员的辅助和保护,才能大步跨过去。在爬下一块大石头时,记者踩着一名救援队员的腿,另一名队员托住手臂,才将记者顺利接下来。"这里地势复杂,别说没有经验的人了,就算是有经验的人来爬,都很容易受伤。"北极星救援队队长陈伟仁介绍。
只爬了三分之一,记者便感到体力不支,双腿发抖发软,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于是放弃继续攀爬,一行人改从一旁的丛林小路返回。这一趟共花了近两个小时。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攀爬途中始终没有看到"不要攀爬"或"小心危险"之类的提示牌。
市民声音
深不见底的洞穴很多
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
在攀爬"滚蛋谷"的途中,记者遇到了两名女士。她们在一块石头上休息,其中一名女士还穿着帆布鞋。"我们已经在这里休息好久了,不知道该如何往下爬。"她们在抖音上看到"滚蛋谷"打卡视频,看起来攀爬并不难,所以没做什么准备就来了,没想到难度超乎想象,且危险丛生。随后,救援人员帮助她们跨过了几处危险的石头。
"滚蛋谷"的石头间隙很宽,可达 1 米,底下是看不见底的洞穴,最浅的也有 3 米,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据了解,本月初就有一名 12 岁女孩在滚蛋谷游玩时,不慎从巨石上滑落至洞穴中,造成颈部摔伤。
在东坪山碉堡观景台,前来露营的黄先生一家也表示深有体会。去年年底,黄先生带着六年级的儿子前往"滚蛋谷"打卡。"当时我儿子的脚崴了,现在想想真是心有余悸。"黄先生说道。
延伸阅读
贸然跟风入谷 容易陷入险境
记者在小红书平台搜索"厦门滚蛋谷",结果显示有 300 多篇笔记,笔记类型多为"滚蛋谷"攻略、"滚蛋谷"拍照分享等。而在抖音平台,记者输入"厦门滚蛋谷",不少视频热度很高,其中一条视频有 900 余万人次观看,还获得不少网友点赞、收藏,评论中不乏"怎么加入""我也想去"等字样。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寻求刺激,或者受到短视频的影响,不做攻略或者没有专业人士带领就贸然跟风来‘滚蛋谷’打卡,这其实很危险。今年以来,我们前往‘滚蛋谷’救援就有 7 次了,都是迷路被困的人。"北极星救援队队长陈伟仁说道。据北极星救援队统计,2014 年以来,"滚蛋谷"及周边发生迷路被困事件 58 起,共救助受困群众 105 人。
北极星救援队提示,山林地形复杂,尤其"滚蛋谷"巨石遍布,不建议家长带 16 岁以下儿童前往游玩。大家切勿单独前往山林活动,如缺乏户外经验,请勿前往尚未开发的危险区域。户外活动前应规划好线路,选择双肩包、防滑效果较好的运动鞋,携带照明设备、水、应急食品、药物等装备,保持手机电量充足。如遇迷路受困、意外等需要帮助的情况,请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110 并原地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