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医保服务“两手抓”,通过巧用工作“加减法”,积极拓宽为企业和参保群众服务渠道,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减少人员聚集的同时,扎实做好医保服务工作,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加增经办渠道,拓宽服务方式。依托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市“两有三解”平台、“阜阳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大力推进信息查询、政策咨询、异地就医备案等医保事项“网上办”,截至目前,已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申请、参保业务、慢性病证打印等事项2896件,通过“两有三解”平台解答医保问题82个。统筹安排人员力量常态化开展“12345市长热线”值守,派出10名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政策解答和诉求回应,共接听市民来电1045人次。及时公布医保经办电话、事项受理邮箱和“邮寄办”地址,实现医保服务“不见面”。4月6日以来,通过“电话办、邮寄办、邮箱办”等方式,受理参保群众和企业医保事项2314件、政策解答4000余人次,切实保障了参保群众和企业的业务办理需求。
加设服务站点,便捷服务路径。积极谋划部署,根据地理位置、人员配置情况,在主城区增设7家定点零售药店,作为医保补充经办力量。借助医保服务站网办平台,对全市684名医保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授权,发放《阜阳市医保服务站平台操作指南》《医保政策汇编》等资料,线上开展业务指导,让基层站点工作人员迅速熟悉医保政策、熟练掌握业务操作流程,切实帮助办事群众办理、查询医保业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目标。4月6日以来,医保服务站通过网办平台办理业务987件。
加强宣传告知,强化服务引导。借助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媒体报刊等方式,向全市参保企业和参保群众公告医保事项网络、电话、邮寄咨询办理途径,引导群众和企业采取“不见面”的方式办理医保事项,并对已受理的事项办结情况及时发送短信告知。发布《关于静态管理期间门诊慢性病变更定点医疗机构的有关通知》,参保人员在静态管理期间可电话办理门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变更,落实门诊慢性病“长处方”管理,切实保障门诊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需求。
减少接触隐患,消除集聚风险。鉴于阜阳市疫情防控形势,为切实保障广大办事群众安全,自4月7日起暂停市医保中心窗口服务,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人员,采取“科长坐班+经办人员远程办公”模式,全面细化和严格规范工作流程,明确专职人员,对通过互联网、微信、电话等方式受理的医保业务申请,快捷高效办理。对基层医保服务站、参保企业通过微信、QQ等提交的问题,第一时间响应,及时沟通反馈,确保疫情期间医保服务“不打烊”“不断档”。4月15日起市医保中心恢复窗口服务,同步兼顾现场办理和“不见面”服务,避免人群聚集扎堆,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