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区域 >

锂电池产业链公司员工数量大增 “扩招”为抢市场?

2022-05-31 10:03:08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随着大幅扩员,锂电池企业应付薪酬也出现了显著的增加。《红周刊》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多家锂电池企业2021年应付职工薪酬增幅翻倍,如德方纳米、格林美、道氏技术、杉杉股份、亿纬锂能等,德方纳米增幅超过了2倍,其2021年应付职工薪酬为0.66亿元,相较于2020年增加235.85%。此外,新宙邦、融捷股份、华友钴业等公司的应付薪酬增幅也接近1倍,均超过90%(见表3)。

表3 锂电池企业2021年应付薪酬增幅(部分)

数据来源:Wind

另外,《红周刊》注意到,一些企业的人工成本与当期业绩相比,比值较高。如星云股份、鹏辉能源、拓邦股份等应付职工薪酬与净利润的比值均超过30%。星云股份2021年应付职工薪酬为0.49亿元,当年实现归母净利为0.76亿元,两者的比值达到了64%(见表3)。

这意味着,一些企业因为人工成本增加导致公司当期业绩表现受到一定压制。另外,一些企业扩员幅度、人工成本开支与业绩增长“脱节”,导致人均创利下降。Wind数据统计显示,先惠技术、国轩高科、拓邦股份、赢合科技、星云股份等锂电企业的2021年人均创利相较于2020年均有一定下滑。如国轩高科,2021年的人均创利为0.89万元,相较于2020年1.91万元下降53%。星云股份2021年的人均创利为4.08万元,相较于2020年4.6万元下降11%(见表4)。但与之相对,其他多数企业如先导智能、亿纬锂能、新宙邦、天赐材料、赣锋锂业等人均创利均录得增长。

表4 锂电池企业2021年人均创利情况(部分)

数据来源:Wind

对于如何平衡用工成本增加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红周刊》以普通投资人身份致电了星云股份,对方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用工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自身经营情况,进行有规划的扩员。如果现在不去增加成本投入、进行扩员,就有可能错失很多市场机会。”但其同时表示,对于如何在用工成本和经营业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其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

“作为制造企业,本身更多需要依靠规模增长,而当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时,各种成本也会被摊薄。所以,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支付给员工的薪酬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将会有所下降,规模效应带来的企业效益将会显著提升。”《红周刊》同样以普通投资人身份致电中科电气,其董秘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标签: 锂电池产业链公司 公司扩员 锂电池个股强势上涨 锂电池板块止跌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