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创业板注册制一周年 助力“小巨人”企业茁壮成长

2021-08-25 10:46:4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20年8月24日,随着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企业上市的钟声在深交所敲响,创业板正式步入注册制时代。

一周年期满,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成绩单”如何?市场生态发生哪些变化?市场关注并期待着,创业板通过改革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效能,并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奠定坚实基础。

注册制为创业板注入新动能

经历十余年发展,我国创业板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数突破1000家,总市值超过13万亿元(截至8月23日),在全球主要创业板市场中位列第二位。

坚持服务“三创”“四新”,创业板已聚齐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九成……

“创业板本次改革在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并以注册制为主线,统筹完善发行上市、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退市等各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奠定了基础。”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

注册制下创业板新上市公司释放“新生动能”——截至8月20日,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182家,占比18%;新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到板块整体市值的14%;新上市公司2020年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优于板块平均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大幅精简了发行条件,降低了进入门槛,并强化信息披露要求,改革后创业板的透明度、包容度和普惠性显著提升,有效地激发了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积极性。”

据统计,在工信部累计公布的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已有132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IPO融资金额合计570亿元,其中注册制下新上市的“小巨人”企业28家,IPO金额合计156亿元。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资本市场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完善创新资本市场、做多创新资本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融资等基础制度同步完善

注册制下,不仅是首发上市制度,再融资、并购重组、交易、退市等各项基础制度也同步完善。

创业板再融资注册制对发行条件、小额快速融资限额、批文有效期等多个方面进行制度优化,同时压缩审核注册期限,提高融资效率。

深交所数据显示,注册制实施以来至8月20日,创业板已有170家上市公司实施完成再融资项目,实际融资1638.88亿元,融资家次及融资金额超过以往的任一年度。

并购重组制度改革也在推进。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注册制充分考虑存量企业需求,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同行业或上下游产业整合,在定价机制、配套融资等方面放宽限制,提升上述公司融资能力。”

据统计,注册制实施以来,创业板首次披露的并购重组方案共43单,其中同行业产业整合方案25单,占比近六成。

“创业板在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贾敬敦指出,通过资本市场的整合作用,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这在创业板中已经展现出来。

交易制度方面,创业板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优化盘中临时停牌机制,建立“价格笼子”机制,市场博弈更加充分,股票定价效率明显提升。

改革落地一年以来,创业板指累计上涨25.12%,创业板日均成交金额1926亿元,日均换手率2.89%,保持了较高活跃度。

注册制下,创业板退市制度也迎来改革——新增市值指标、复合财务指标,精简优化退市流程,有望加速淘汰“僵尸公司”“空壳公司”。截至目前,共17家公司因触及新规财务指标被实施*ST。2020年至今,深交所共对7家创业板公司作出终止上市决定,优胜劣汰机制逐步健全。

促进科技创新与资本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离不开现代金融,特别是权益性投资的支持。”贾敬敦说,有了充满活力的创业板市场,就会为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强大的金融资本支持。

创业板已成为创新企业聚集地,截至8月20日,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达925家,占比91%。尤其是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来,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齐聚创业板。目前,创业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占比近50%。

近年来,创业板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助力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茁壮成长。

专家认为,未来,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资本深度融合,更好地支持服务创新战略,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下一步,要进一步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渠道,引领更多优质中小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实现高质量发展。”梁志峰说。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展望未来,创业板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创业创新的根本宗旨,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