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 >

非遗文化让丹寨“银匠村”成功“出圈”

2022-12-02 17:09:35 来源:潇湘晨报

丹寨县城东北3公里处,有“鸟笼村”之称的卡拉村内,“银匠村”横空出世。


(资料图)

无中生有、似村非村,不只有银匠的“银匠村”,是一个人的“匠心之作”,是一群人的“筑梦摇篮”,是一个热爱与梦想交织的地方。

午后,冬日暖阳透过树梢,在“银匠村”古色古香的屋舍间洒下缕缕光影,切割声、焊接声、叮当敲打声,在这里交织成歌。

“银匠村”并不大,占地面积在50亩左右。“银匠村”很“年轻”,2018年一期工程动工,2021年10月开始实施二期工程,目前仍在建设中。“银匠村”也非真正意义上的村庄,而是包含银饰锻造在内的非遗技艺聚集地,是集工厂、教学、研发、培训、展示、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个“崭新平台”,设立了苗族银饰制作体验中心、银饰品锻造系列作坊、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培训基地、工艺精品展览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非遗传承培训学校等。

走进“银匠村”,步步皆是景,随处可入画。不仅有各种精美绝伦的银饰、鸟笼、蜡染等民族工艺品让人大饱眼福,也有各具魅力的非遗技艺展示吸人眼球,还有热气腾腾的学艺场面让人心潮澎湃。

“每一处,都是我亲自设计的。”眼瞅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眼前的现实,“银匠村”创建人王国春百感交集。

可以说,“银匠村”是王国春银匠生涯中最宏大的一件“作品”。

“以银饰带动其他非遗技艺,更好地把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下去。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民一起致富。”为何要建造“银匠村”,王国春说,是源于对银饰锻造的热爱,是出于对非遗文化的自信。

出生于银匠世家的王国春,从小就与银饰锻造结下了不解之缘,8岁就拿起小锤随父学艺。如今,45岁的他已成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银饰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创办了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了自己的银饰品牌,并获得多项银饰制作工艺专利与设计专利。

王国春出生成长之地丹寨县,亦是非遗文化的富集之地,拥有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等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4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颗匠心、一份情怀与非遗文化之美碰撞、共鸣,凝结出“银匠村”这一蕴含无限希望与生机活力的“果实”。

这里,是非遗文化之美展示的“新舞台”。丹寨县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里汇集,非遗传承人在免费提供的场地里各展其能、各放异彩。

“抱团发展,一起推广宣传,让更多的人走近非遗,感受非遗文化之美,助力非遗文化传承。”王国春说,非遗文化历经岁月沉淀,具有独特魅力,希望通过“银匠村”这一平台,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这里,是孵化梦想的“新摇篮”。煅烧、拉丝、抛光……“国春银饰班”的年轻学子们在“银匠村”的培训课堂里认真学艺,放飞梦想。

“文化传承,传承给谁?富有朝气活力的年轻一代是最佳人选,他们既是继承者也是发扬者,今后更是受益者。”王国春说,自己一直致力于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在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丹寨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均开办有“国春银饰班”,并把实操课堂设在了“银匠村”。目前,“国春银饰班”已招收学生200多人。

从2018年到现在,王国春在“银匠村”倾注了全部心血,这是他的“梦”。如今,他的“梦”与非遗传承人、年轻学子们的“梦”交织在一起,“梦”越做越大,“梦”也越走越近。

自2021年对外开放以来,荟萃了丹寨县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美的“银匠村”成功“出圈”,已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目前,“银匠村”年产手工锻制银饰银器50万件,直接带动就业113人,辐射带动农民就业上千人。

【来源:贵州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标签: 不解之缘 占地面积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